[經驗分享]其實出國真的不需要如此想融入local阿
自從新冠肺炎開始之後,已經好久沒有做我喜歡的: 結交各處朋友。這是我人在海外(在國內也會啦😅)絕對不會辣落掉的出國行程之一。
好不容易最近(2年多後)我們終於踏出新冠肺炎這層枷鎖,又開始主動參加各式社交活動,皇天不負苦心把男友一起拉出去社交的我,終於又讓我接收到了一個新的覺得受用的觀點啦!
內容目錄
海外遇到同胞
相信應該不少人有遇見過類似的經驗。
在海外遇到同胞,最極端的就兩種類型:在海外遇到老鄉所以超級熱情 or 上下打量人家心裡os你怎麼在這裏啊,進而裝作自己跟你是不同國家的人。
當然還有第三種囉,就是很中性不會特別熱情也不會退避三舍。

選擇出國的初衷
那次對話是跟一位德國人以及義大利人。興致一來我就問了我憋在心裡以久的問題…
你們義大利人是我目前看過唯一 每次遇到自己同鄉都會超級熱情開心的族群,你自己有這樣覺得嗎?阿你們德國人哩?
我真是遇過些許極端例子😂也好奇到底是不是如我所想,更對德國人的想法感興趣。因為目前我看到的德國人的表現都蠻中性的,頂多訝異怎麼這麼多同鄉(尤其現在我在葡萄牙,媽呀德國人也太多了吧😂跟好多個德國人聊過以後每個都說:他們也超shock怎麼這麼多country mate!)
我稍微解釋了一下我的好奇,德國人回我:一開始會啊,想說我都已經離開德國想嘗試新生活了,所以遇到的同鄉多了也多少不怎麼開心。不過後來認識的一位旅者分享給我他的觀點,我現在不會這麼想了。
You travel not to escape from your country/country mate, but to meet like minded people (either from or not from your country.)
出國不是為了躲閉自己國家的人,而是為了遇見觀念相近的人。
整個突破盲點是不是!你出國本來就不是為了逃避自己國家的人阿,而是為了遇見各路英雄好漢! 在自己國家當然也是遇得到,但出國是為了把它的機率拉高,因為自己一個人在海外的時候社交/認識不同的人就變成一件你必須做的事(把自己帶出舒適圈只是順便而已?😂)。
當接收到一個新的觀點之後我發現好像都可以促進我開始思考(不知道多久沒做這運動了我的腦袋(´。_。`))。
融入當地
我連想到了每次出國都會非常想”融入當地“。我就是想結交當地朋友啊,想去當地人去的地方,想要融入當地的生活圈了解在地人的文化。
不過,有時候太汲汲營營的想要“融入”,其實很容易忽略:
1.那些你想融入的當地人很多可能是比較不open minded 的(是不是跟你當初想離開家鄉的原因一樣?)?
2.也有可能那些你想融入的當地人根本在自己的生活圈待的很舒服沒有想拓展生活圈結交外地人的想法。
畢竟你想想今天如果你是在自己從小長大的城市的話,大部分的人是懶的走出既有的生活圈出來交新的異地朋友的吧(這部分我自己不是很同意啦😅但是大多應該都是這樣吧)。
3.或者你所想融入的當地人並不都是你所以為有質感有美好品德的當地人,沒有拓展過國際品質(?)(比如公共場合打嗝,不撿狗屎,不禮讓老弱婦孺)。那些在你國家你受不了的小事情其實出國了還是會遇到,或可能更糟,只是你先把美好標籤加冕給了那些你所想融入的當地人。
你想融入當地的心理→對在地人的期望越高→忽略了他們也只是像自己原生家鄉的一般人一樣→你的失望當然也越高。
不要把自己的眼界侷限在“融入當地”裡面,因為有可能你所想融入的“當地”就是你當初決定離開你自己“當地”的原因不是嗎。




反思
其實後半段比較像是我給我自己的反思,我跟沙沙(男友)一路走到這裡(葡萄牙)真的是對葡萄牙充滿美麗的期待,也常常跟大家推廣萄萄牙人的友善。可是直到我們開始住在這裡之後,發現我們之前都是戴著粉紅色墨鏡在看葡萄牙。
葡萄牙安全,但是講到友善的話其實很多城市願意幫助你的人也一樣大有人在,葡萄牙並不是特例。有時候遇到的當地人也會讓我們互看一眼wtf?這就是我想融入的當地人嗎?相較之下我們去expat聚會的外國人我們給他的分數還比較高!
融入當地當然是想體驗當地文化的重要一環,但是也不要太把自己侷限在結交當地朋友融入當地人的想法裡。
今天那些跟你一樣不管是離開自己城市或離開自己國家的人,你們都是做了決定提起勇氣離開自己舒適圈的一類人。你們彼此都已經拓展了一些視野,都知道一路走到這裡的不容易,更容易體諒彼此也更願意給彼此更多幫助,更多溫暖。
~( ̄▽ ̄)~*以上~完~
[convertkit form=2009798]
Leave a Reply